全文共1089字,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
最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纠结一个问题:买新能源车, 到底选增程还是纯电?有朋友跟我说, 增程车有油箱保底, 心里踏实. 但说句老实话, 如果你打算开5年以上, 我劝你别选增程!为什么?听我慢慢跟你聊聊这里面的门道.
增程车的隐性成本让人心疼
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?增程车看起来"油电通吃", 实际上坑可不少. 我朋友老李去年买了辆某品牌增程SUV, 开了一年多, 现在跟我吐槽:"这车的电池衰减速度,比我想象的快多了!"
为啥会这样?道理很简单. 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本来就小, 一般就30-40度电, 你每天上下班50公里, 基本2-3天就得充一次电. 而纯电车60-80度电的大电池, 一周充一次就够了.频繁的充放电循环, 就像让电池"小步快跑", 自然老得快.

更关键的是, 增程车的电池不光要负责驱动, 发动机启动时还得平衡发电功率, 这种"双重负荷"简直是雪上加霜. 时间长了, 电池衰减到70%以下, 你就得咬牙换电池了, 那可是好几万的费用啊!
纯电车技术迭代太香了
说实话, 现在纯电车的技术发展速度, 真的是一日千里. 800V高压平台、超快充技术, 基本都是为纯电车量身定制的.你想想看, 10分钟能充300公里续航, 这体验比加油还爽!
但增程车呢?电池小、电机功率适配性差, 就算给你上超快充, 30度电10分钟充满了又能跑多远?还不如人家纯电车充个10分钟实用. 更别提那个发动机了, 本来就是个"过渡性配置", 现在充电桩越来越密集, 这个备用动力的使用场景只会越来越少.
我另一个朋友买的纯电车, WLTC续航520公里, 但实际跑出来能达到116. 9%的续航达成率,这叫什么?这叫"反向虚标"! 就连冬天最糟糕的情况下, 续航达成率也有84. 2%, 这比很多增程车"没电就变油老虎"强多了.
用车成本算明白账
咱们来算笔明白账. 纯电车家用电0. 5元一度, 就算一年跑2万公里, 电费不到1000元. 增程车呢?电池衰减快, 后期你还得用油, 92号汽油现在都快8块钱了, 百公里油耗随便8升, 一年跑2万公里光油费就得1. 3万.更让人肉疼的是保养成本. 增程车又有发动机又有电机, 机油、滤芯、火花塞这些该换的一样不能少. 纯电车呢?基本就是检查检查电池、换个空调滤芯, 一年保养费用能省几千块.
有朋友可能会说:"增程车有质保啊!"但你仔细看看那些条款,"仅限首任车主"、"禁止营运"、"衰减标准70%" , 真要申请理赔时, 检测标准复杂得要命, 你很难单纯凭"感觉续航少了"就达标.
驾驶体验差距明显
开过增程车的朋友都知道, 那个发动机噪音真的很烦人. 尤其是高速爬坡或者开空调的时候, 发动机被迫"超频"运转,那个声音, 真的像拖拉机一样突突突的.
纯电车就不一样了, 静谧性那是真的好. 我试驾过一辆纯电轿车, 车内静得连自己的心跳声都能听见, 这体验简直就是享受.
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问题:增程车车重普遍比同级纯电车重200公斤左右. 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能耗, 底盘调校的难度也会成倍提升. 开起来总感觉"笨重", 没有纯电车那种轻盈灵活的感觉.
保值率和未来前景
坦白讲, 增程车的保值率真的不乐观. 技术路线本身就是过渡性的,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, 增程车的"里程焦虑缓解"优势会越来越弱.到时候卖二手车, 谁还要一个又重又复杂的"四不像"?
反观纯电车, 技术路线清晰, 各大厂商都在这条道上狂奔. 从电池技术到充电速度, 每年都有新突破.5年后再看, 你的纯电车至少还能跟上时代, 增程车可能就真的"过时"了.
虾哥有话说:如果你真的打算开5年以上, 别被增程车的"油电通吃"给忽悠了. 表面上看起来保险, 实际上成本更高、体验更差、技术路线还不明朗. 现在纯电车技术这么成熟, 充电网络这么密集, 为啥还要给自己找罪受?趁着现在纯电车优惠力度大, 上车就完了!你们觉得呢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