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7日,新款长安UNI-V(图片|配置|询价)正式上市,新车提供4款车型,售价区间为10.29-11.99万元。新款UNI-V车型,在造型和动力方面的特点是什么?

第三代UNI-V的外观,封闭式前脸与狭长LED灯组形成横向拉伸的视觉宽度,配合发动机舱盖隆起的筋线,强化了低趴姿态的运动感。车身侧面延续溜背式轿跑轮廓,腰线从A柱贯穿至尾翼,搭配19英寸亮黑密辐轮毂与橙色四活塞卡钳,运动气息直指年轻消费群体。车尾部分,贯穿式尾灯集成可发光“V”形车标,电动升降尾翼与双边四出排气布局进一步凸显性能定位,0.27Cd的风阻系数则兼顾了高速稳定性与燃油经济性。
然而,激进的设计语言也带来实用性争议。溜背造型虽提升视觉张力,但导致后排头部空间受限,身高超过1.8米的乘客易产生压抑感;半隐藏式门把手虽降低风阻,但在北方冬季存在结冰隐患;橙色装饰条与运动套件虽强化个性,但对追求稳重的用户而言略显浮夸。此外,掀背式尾门虽扩大后备箱开口,但地台高度较高,搬运重物时便利性不足。
动力方面,第三代UNI-V提供1.5T与2.0T双动力选择,均搭载长安智慧新蓝鲸3.0系统。1.5T车型采用全球首发的500Bar超高压直喷发动机,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,兼顾城市通勤的经济性与中段加速的爆发力。2.0T车型则首发蓝鲸新一代发动机,操控极限显著高于同级竞品。但1.5T车型在低速蠕行时仍存在轻微顿挫,2.0T车型的8AT变速箱虽平顺性优于双离合,但换挡逻辑偏保守,激烈驾驶时降挡响应稍慢。此外,全系未提供四驱版本,在湿滑路面或高速过弯时,后驱倾向的底盘特性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。
然而,过度强调运动属性也限制了受众范围。家庭用户更关注的后排空间与舒适性配置(如纯平地台、座椅加热)成为短板;对新能源技术敏感的消费者则可能因缺乏混动/纯电选项而转向比亚迪秦PLUS DM-i等竞品。此外,长安汽车品牌溢价能力较弱,长期价格战可能侵蚀利润空间,如何平衡销量与盈利成为关键挑战。
第三代长安UNI-V以“10万级性能怪兽”的姿态,重新定义了燃油运动轿跑的市场标准。其激进的设计、高效的动力与越级的配置,精准击中年轻消费者的痛点,但在空间实用性、技术成熟度与品牌向上层面仍需突破。在新能源浪潮席卷的当下,这款车型的成败不仅关乎长安汽车的转型决心,更折射出传统燃油车在细分市场中的生存智慧——通过技术升维与价格下沉,在红海市场中开辟出一片蓝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