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小意
全新小鹏P7(图片|配置|询价)于今日(2025年8月6日)正式亮相并同步开启预售。作为换代车型,新车定位科技时尚豪华轿跑,车身尺寸全面升级至长5017mm、宽1970mm、高1427mm,轴距达3008mm137。其采用革新性设计语言,前脸以H型贯穿灯带与纵向日行灯强化辨识度,车尾配备电动升降尾翼及掀背尾门。内饰搭载全球首创的拟人化交互“三轴灵动屏”及AR-HUD系统。动力提供单电机后驱(270kW)和双电机四驱(437kW)版本,匹配74.9kWh或92.2kWh电池组,CLTC续航最高达820km,直面特斯拉Model 3、小米SU7等竞品市场。今晚并未发布预售价格,最终价格将在本月上市时公布,先一起来看看吧。
一、外观/内饰/配置简述
1、外观设计

全新P7新车采用贯穿式光刃大灯与纵向日行灯组合,形成“H型”灯组结构,强化视觉张力;车尾呼应设计,H型贯穿尾灯与电动升降尾翼结合,兼顾空气动力学效能(高速增加下压力)与美学表达。尺寸优化:车身长度增至5017mm(+129mm)、轴距3008mm,宽度达1970mm(+74mm),高度微降23mm至1427mm。这一调整在保留轿跑溜背线条的同时,显著扩展舱内空间,解决老款后排头部局促问题。提供星瀚绿、星暮紫、星芒蓝、律动黄、新月银、微星灰等6种外观颜色,满足年轻用户对差异化的需求。
全新P7的尺寸升级直指老款的空间短板,尤其是后排膝部与头部余量的改善,体现了对家庭用户诉求的回应。不过,轿跑造型与实用性的平衡始终存在矛盾——更低的车身高度可能影响通过性,而激进的前铲设计在复杂路况下需谨慎驾驶。
2、内饰空间布局
全新P715.6英寸中控屏支持左右15°旋转与上下10°“点头”,依托声源定位实现转向驾驶者交互,语音唤醒响应时间缩短,官方称为“拟人管家”模式。与华为联合开发AR-HUD系统,87英寸投影面积覆盖10米视距,将车道线与导航箭头叠加于真实路面,并新增AR游戏等交互场景。门板Touch Pad支持手势自定义(如双击开手套箱),未来OTA可解锁“副驾观影模式”联动座椅倾斜。
前排一体式运动座椅采用NAPPA真皮+仿麂皮混搭,主驾配备50mm分体腿托及主动侧翼支撑(过弯时10ms内收紧30mm)。后排坐垫下沉10mm、靠背夹角增加,1.8米乘客膝部余量达两拳,打破轿跑后排“小板凳”标签。前排座椅支持16向电动调节/加热/通风/按摩,后排座椅比例放倒。全车28处声学包优化,搭配四门静音电吸门,静谧性堪比豪华品牌。储物空间方面,全车储物631L~1929L,能容纳双婴儿车或露营装备。
3、动力续航
全新P7中置电驱布局,单电机版功率270kW,四驱双电机综合437kW,零百加速达3.7秒。底盘采用前双叉臂+后五连杆悬架,拥有双腔空悬,优化连续颠簸滤震性。提供74.9kWh磷酸铁锂与92.2kWh三元锂电池,CLTC续航最高820km,支持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充,10分钟补能525km。
辅助驾驶领域,新车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,有效算力达2250Tops,搭载XNGP 5.0系统,支持城市/高速/停车场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,新增"AI代驾"功能,可学习用户日常通勤路线并实现点对点辅助驾驶。
对比2023款P7i,全新P7的升级覆盖设计、动力、智能三大维度:
尺寸升级:轴距突破3米,车身长度增加129mm,空间表现跃升至中大型轿车水准,座椅设计革新,解决老款后排舒适性短板。
交互范式:从“功能堆砌”转向“拟人化体验”,灵动屏与AR-HUD重塑交互直觉。动力跃进:四驱版综合功率从203kW提升至437kW,零百加速进入3秒俱乐部;平台迭代:从400V升级至800V高压平台,充电效率提升50%,10分钟补能525km,CLTC续航提升至820km;辅助驾驶进化:芯片算力从骁龙8155提升至三颗图灵AI芯片(2250 TOPS),感知硬件增加,城市NGP功能落地。
新款通过加大车身、提升动力、升级800V架构,实现从"智能轿跑"向"全能旗舰"的转型,更适合追求长续航与极致性能的用户。
二、产品力简析
综合以上情况,那么全新P7怎么选呢?虽然本次并未公布具体车款分类,不过在发布会上,辅助驾驶环节,小鹏宣布全系Ultra,再结合车辆之前备案的信息,预计全新小鹏P7提供长续航版(单电机+74.9kWh磷酸铁锂)、超长续航版(后驱单电机+92.2kWh三元锂)与高性能版(四驱双电机+92.2kWh三元锂)等至少三个版本,CLTC续航覆盖7022km至820km,并包含鹏翼门版本。
①后驱单电机 + 74.9kWh电池(CLTC续航625km)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较低,配合800V高压平台与5C快充(10分钟补能525km),满足城市通勤及周边短途出行,能耗控制较优,后排空间优化(膝部余量2拳、97.6°靠背夹角)和1929L扩展储物能力,兼顾家庭出行装载需求,比较适合城市日常通勤用户。
②后驱单电机 + 92.2kWh电池(CLTC续航820km)大容量三元锂电池缓解里程焦虑,尤其适合高频长途用户。四驱版续航低于后驱长续航版,若非追求极致性能,后驱更实用。③四驱双电机 + 92.2kWh电池 四驱版3.7秒零百加速满足性能需求;87英寸AR-HUD与三轴灵动屏(声源追踪+多维度交互)强化科技沉浸感,此版本适合科技体验与性能爱好者。
三、竞品分析
目前市场上,全新P7的主要竞品包括特斯拉Model 3、小米SU7等车型。
三款车型各有侧重:全新P7以家用舒适性和成熟辅助驾驶见长,适合注重实用性的用户;特斯拉Model 3凭借品牌力和充电网络,适合追求稳定性的消费者;小米SU7则以长续航、高性价比和智能生态吸引年轻群体。
选择逻辑还需结合个人真实场景进行。长途频次高,需求优先续航与补能:小米SU7实测高速续航达成率较高,配合大电池更适合长途;全新小鹏P7的800V超充效率占优,且10分钟补能525km,但实际续航还需进行验证。
喜欢科技体验与空间:小鹏P7的AR-HUD和三轴屏创新性强,但机械结构可靠性需验证;其3008mm轴距和优化后排适合家庭。Model 3空间局促,目前FSD尚未落地中国。小米SU7澎湃OS、车家互联生态,配置丰富。
若是家庭/科技尝鲜用户,可以考虑全新小鹏P7,若偏好年轻化设计、长续航及科技生态,可以考虑小米SU7,若对品牌信赖可选择Model 3(运动基因+成熟电控)。建议根据实际需求(如充电便利性、辅助驾驶依赖度、空间需求)进行选择,并深度试驾体验。
四、价格分析
全新小鹏P7的定价策略围绕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展开。作为核心成本项(占整车40%-50%),电池采用5C超充技术,结合行业电池单价下降趋势,有效降低硬件开支。辅助驾驶系统通过算法优化,成本占比控制在4%以内,较初代降低25%,支撑"入门即高配"定位。2025上半年全球销量超19万辆,广州工厂产能爬坡(两班倒生产)摊薄固定成本,为低价策略提供空间。800V高压平台与AI底盘技术进一步平衡性能与成本,为后续降价奠定基础。
用户画像显示,95后占比76%,已婚家庭占75%,核心需求为通勤代步(首购率83.2%)与长续航(期望400km+)。该群体更关注辅助驾驶缓解疲劳、后排空间(腿部超1米)等实用体验,推动产品向"家用智能轿跑"转型。欧洲市场同比增长217%,品牌溢价能力提升,XNGP系统99%渗透率形成差异化优势,支撑Ultra版高价策略。
若起售价不高于18万,可避开Model 3与小米SU7竞争,转而对标比亚迪汉EV等家用车型;Ultra版则以XNGP技术争夺性能用户。基础版通过纯视觉方案与供应链改革下探至16-18万区间,但需警惕过度压缩成本导致的细节妥协。
五、销量与行情前瞻分析
全新小鹏P7通过轴距加长、动力升级及800V平台应用,实现从智能轿跑到全能旗舰的转型。后驱版CLTC续航达820km,四驱版综合功率437kW,配合5C超快充,充电效率显著提升。辅助驾驶方面,三颗图灵AI芯片提供22250TOPS算力,支持城市领航辅助,硬件配置达到同级较高水平,硬件冗余支持未来升级。
当前20万级市场面临小米SU7等多重竞争,需以实测续航达成率、OTA迭代速度巩固优势。长期来看,品牌高端化仍需固态电池研发、超充网络建设等生态布局,最终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"科技出行价值"。
全新P7有望月销超过1万辆,但需警惕三重压力:①竞品迭代加速。小米、特斯拉、极氪等同价位车型密集改款,智能与性能参数差距逐步收窄;②成本控制瓶颈:纯视觉方案降本20%支撑低价策略,但电池与芯片成本波动可能侵蚀毛利;③用户预期管理:新P7需进一步强化“油电替代”价值以扩大基盘。
综合以上情况,若定价策略合理,全新P7年销或突破15万辆,有望在20万级纯电轿跑市场巩固地位,但需警惕特斯拉等品牌的降价压力及新兴技术的快速迭代。
想了解更多汽车行业信息,请关注小意不晕车。实际体验可能因配置版本或后期更新有所差异。喜欢本文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,谢谢!